FMEA潛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
【課程背景】
在企業管理、客戶服務、產品開發過程中,是“亡羊補牢”,等出現問題再想辦法補救呢,還是“防患于未然”,先預測風險并實施控制的方法呢?答案是顯而易見的。
● 有人會說,不出問題,我怎么知道存在什么問題呢?
● 也有人說,我也想“先知先覺”,但我又不能未卜先知,我怎么知道產品投放市場后回出現什么問題呢?
● 風險到底是什么,我們該如何來防范它?
● 客戶投訴的問題五花八門,理不出頭緒,我該怎么進行分析呢?
● 有沒有一種系統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對可能出現的問題予以關注呢?
● 老是出現類似的問題為什么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決?……
如果您也也有類似的困惑,并且您還沒有找到好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,敬請關注《FMEA潛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》
【培訓特色】
1.用客戶的產品為案例,學員以小組的方式,學習界限圖、接觸矩陣圖、P圖、DRBFM為DFMEA奠定基礎;
2.學習過程流程圖、特性矩陣圖、過程變差識別和過程參數控制,為PFMEA奠定基礎;
3.掌握新版FMEA的更新內容和要求;
4.幫助學員學會真正將FMEA作為工程師必需掌握的設計工具。
【課程目標】
1.掌握新版FMEA(第四版)的更新的內容和要求;
2.理解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(FMEA)概念、信息流、步驟和方法;
3.通過界限圖,正確界定FMEA的范圍;
4.應用接觸矩陣圖,分析零件與零件之間在物體、能量、信息、物質形態方面的交互作用;
5.建立P圖,分析產品的錯誤狀態,揭露導致產品不可靠的原因;
6.通過過程流程圖,建立產品特性和過程參數的對應關系;
7.具備運用FMEA、過程控制計劃等工具,提高產品和過程的可靠性;
8.理解FMEA與其他任務和工具之間的關系;
9.掌握FMEA和其它文件之間的相互關聯。
【培訓對象】
質保部經理,設計工程師、制造工程師和其他直接負責過程標準化和改進的人員,那些直接負責引進新產品或新制造過程的人員。
【課程時長】
2-3天
【課程大綱】
(詳情請與漢邦課程顧問聯系)